诗词句构 诗词结构

诗词句构

给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句~比如...

浮沈各异势。

11 张籍 节妇吟 还君明珠双泪垂,微雨燕双飞,一声声。

38 欧阳修 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39 佚名 关雎《诗经.周南》 关关雎鸠,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31 佚名 绸缪《诗经.唐风》 今夕何夕。

54 柳永 雨霖铃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55 元稹 遣悲怀三首其二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56 顾敻 诉衷情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57 鱼玄机 江陵愁望有寄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58 李商隐 无题六首其六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59 乐婉 卜算子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60 白居易 浪淘沙 相恨不如潮有信。

30 苏轼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82 晏几道 鹧鸪天三首其一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83 柳永 雨霖铃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84 晏殊 玉楼春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85 元稹 遣悲怀三首其三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86 韦庄 应天长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87 卢仝 有所思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88 卢仝 楼上女儿曲 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

89 晏几道 鹧鸪天三首其二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

90 欧阳修 踏莎行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91 辛弃疾 鹧鸪天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92 曹雪芹 红楼梦引子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93 晏殊 鹊踏枝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94 白居易 长恨歌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95 陈端生 寄外 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

96 苏曼殊 本事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97 温庭筠 南歌子四首其二 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98 晏殊 鹊踏枝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99 李煜 清平乐 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100 晏殊 清平乐二首其二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席慕容的诗:【一棵开花的树】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当你终於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七里香】溪水急著要流向海洋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在绿树白花的篱前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而沧桑了二十年后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微风拂过时便化作满园的郁香【抉择】假如我来世上一遭只为与你相聚一次只为了亿万光年里的那一刹那一刹那里所有的甜蜜与悲凄那麽 就让一切该发生的都在瞬间出现吧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让我与你相遇与你别离完成了上帝所作的一首诗然后 再缓缓地老去【初相遇】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常常在最没能料到的时刻里出现我喜欢那样的梦在梦里 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一切都可以慢慢解释心里甚至还能感觉到所有被浪费的时光竟然都能重回时的狂喜和感激胸怀中满溢著幸福只因为你就在我眼前对我微笑 一如当年我真喜欢那样的梦明明知道你已为我跋涉千里却又觉得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好像你我才初初相遇【雨中的了悟】如果雨之后还要雨如果忧伤之后仍是忧伤请让我从容面对这别离之后的别离 微笑地继续去寻找一个不可能再出现的 你【青春】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麽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含著泪 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信仰】我相信 爱的本质一如生命的单纯与温柔我相信 所有的光与影的反射和相投我相信 满树的花朵只源於冰雪中的一粒种子我相信 三百篇诗反复述说著的 也就只是年少时没能说出的那一个字我相信 上苍一切的安排我也相信 如果你愿与我一起去追溯在那遥远而谦卑的源头之上我们终於会互相明白【前缘】人若真能转世 世间若真有轮回那麽 我的爱 我们前世曾经是什麽你 若曾是江南采莲的女子我 必是你皓腕下错过的那朵你 若曾是逃学的顽童我 必是从你袋中掉下的那颗崭新的弹珠在路旁的草丛中目送你毫不知情地远去你若曾是面壁的高僧我必是殿前的那一柱香焚烧著 陪伴过你一段静默的时光因此 今生相逢 总觉得有些前缘未尽却又很恍忽 无法仔细地去分辨无法一一地向你说出【为什麽】我可以锁住笔 为什麽却锁不住爱和忧伤在长长的一生里 为什麽欢乐总是乍现就凋落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盼望】其实 我盼望的也不过就只是那一瞬我从没要求过 你给我你的一生如果能在开满了栀子花的山坡上与你相遇 如果能深深地爱过一次再别离那麽 再长久的一生不也就只是 就只是回首时那短短的一瞬【送别】不是所有的梦都来得及实现不是所有的话都来得及告诉你内疚和悔恨总要深深地种植在离别后的心中尽管他们说 世间种种最后终必成空我并不是立意要错过可是我 一直都在这样做错过那花满枝桠的昨日又要错过今朝今朝 仍要重复那相同的别离馀生将成陌路一去千里在暮霭里向你深深地俯首请为我珍重尽...

关于月的诗句,50句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1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1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1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1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马戴1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1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1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2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2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2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23、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2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2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2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1、明月皎夜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2、 听月诗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

摩天咿哑冰轮转,捣药叮咚玉杵鸣。

乐奏广寒声细细,斧柯丹桂响叮叮。

偶然一阵香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

3、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4、怨歌行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二、唐宋诗十五夜望月 (王 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关山月 (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下独酌 (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刘禹锡)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晏殊)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待月(陆龟蒙)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

什么是“五言古诗”?1、唐代以前的五言诗的通称2、全篇由5字句构

泰山: 望岳 杜甫 岱宗②夫如何, 齐鲁③青未了。

造化④钟神秀,阴阳⑤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⑥眦入归鸟。

会当⑦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1.岳:此指东岳泰山。

2.岱宗:泰山亦名岱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

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

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

3.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4.造化:天地,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指山色的奇丽。

5.阴阳:这里指山北山南。

割:划分。

这句是说,泰山横天蔽日,山南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

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

6.决:张大。

眦:眼眶。

决眦形容极目远视的样子。

入归鸟;目光追随归鸟。

7.会当:一定要。

凌:登上。

有林和萧的诗句

《游古陌吟》年代: 宋 作者: 王处厚谁言今古事难穷,大抵荣枯总是空。

算得生前随梦蝶,争如云外指冥鸿。

暗添雪色眉根白,旋落花光脸上红。

惆怅荒原懒回首,暮【林萧】索起悲风。

《桃源行》年代: 宋 作者: 赵汝淳武陵溪上栽桃花,儿童笑语成生涯。

当初避地不知远,渔郎惊问疑仙家。

年深忘却来时路,流水春风等闲度。

龙翔鹿走自兴亡,不到花开花落处。

江边雨暗蛮蓑湿,父老欲留留不得。

隔【林】鸡犬渐【萧】然,啼鸟一声溪水碧。

《王给事饷玉友》年代: 宋 作者: 陆游散发【萧】然蒲苇【林】,马军送酒慰孤斟。

江河不洗古今恨,天地能知忠义心。

无侣有时邀落月,放狂连夕到横参。

玉船湛湛真秋露,却恨鹅儿色尚深。

《将发还乡示诸弟》年代: 唐 作者: 张九龄岁阳亦颓止,【林】意日【萧】摵。

云胡当此时,缅迈复为客。

至爱孰能舍,名义来相迫。

负德良不赀,输诚靡所惜。

一木逢厦构,纤尘愿山益。

无力主君恩,宁利客卿璧。

去去荣归养,怃然叹行役。

《夜意》年代: 唐 作者: 裴夷直【萧】疏尽地【林】无影,浩荡连天月有波。

独立空亭人睡后,洛桥风便水声多。

《灵峰闻秋雨》年代: 宋 作者: 郑刚中夜静荷池叶翻翻,声如珠玑落冰盘。

小窗客梦忽惊破,知是秋雨来池间。

清晓阴云压前山,凉风飘【萧】起【林】端。

病身便觉衣袂薄,蒲葵已作无情看。

田家喧呼各相劝,年丰可望康籺宽。

更愿朝廷念东南,吾侪自勉加盘餐。

...

古诗词大全

【插田歌】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

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

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

路旁谁家郎,乌帽衫袖长。

自言上计吏,年幼离帝乡。

田夫语计吏,君家侬定谙。

一来长安道,眼大不相参。

计吏笑致辞,长安真大处。

省门高轲峨,侬入无度数。

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

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

这是一首新题乐府诗,作于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期间。

诗以民歌形式记叙农民插秧场面及农夫与计吏的对话,从诗前小序“以俟采诗者”看,显有讽谕朝政之目的。

前十二句描写村野春景及农民插田情形,既唱怨响之歌,又时时大笑,透现出农民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及豪爽洒脱的性格,为下文隐下伏笔。

中四句以水田苗平及村落晚照暗示插秧已毕,农民返村,直接逗出下文。

末十六句即写计吏登场及其与返村的农民的对话,通过计吏的自述,活画出一幅鄙俗虚荣嘴脸,并录下其以“筒竹布”行贿而得以“补卫士”的事实。

上计吏,指地方派到中央办事的书吏。

筒竹布,是当时一种名贵的细布。

这首诗将农夫与计吏作对比并实录其对话,实际上表达了诗人对卖官鬻爵的腐败现象的深刻批判。

【昏镜词】 昏镜非美金,漠然丧其晶。

陋容多自欺,谓若他镜明。

瑕疵既不见,妍态随意生。

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倾城。

饰带以纹绣,装匣以琼瑛。

秦宫岂不重,非适乃为轻。

此诗前有引言,记叙镜工制镜,昏镜十倍于明镜,以投合人们好恶心理。

诗中即着重写昏镜材质低劣,但却适合“陋容”者“自欺”之用,因其不见瑕疵,自觉美貌,所以视为宝物。

末二句揭出主旨,明镜与昏镜之价值,根本在于“适”与“不适”。

秦宫,传说秦宫有宝镜,这里代指明镜。

以镜寓讽,自具深意,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刘禹锡以“秦宫”喻明镜,而太宗曾为秦王,显然取意太宗,以讥讽作为宦官、藩镇代理人的宪宗逼顺宗“内禅”之不肖行为以及其喜昏弃明的昏庸政治。

【聚蚊谣】 沉沉夏夜闲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

嘈然欻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

喧腾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聪者惑。

露华滴沥月上天,利嘴迎人看不得。

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

天生有时不可遏,为尔设幄潜匡床。

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

此诗作于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朗州司马期间。

永贞革新失败后,朝中政敌对参与王叔文政治集团者大加造谣中伤,不断排挤打击,刘禹锡有感于现实之严酷而作此诗。

诗以群蚊喻众多政敌,揭露其阴险狠毒,并预言终将被消灭,表达出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信念。

前八句集中描写蚊子“伺暗”、“喜黑”之特性,中四句写对待众多飞蚊只有采取暂时躲避之态度,后二句预言飞蚊随秋风吹来必然灭亡。

匡闲,指方正的床。

丹鸟,即萤火虫。

全诗句句写蚊,句句寓意,语言质朴,声情跳荡,风骨刚健,讥刺有力。

百舌吟】 晓星寥落春云低,初闻百舌间关啼。

花柳满空迷处所,摇动繁英坠红雨。

笙簧百啭音韵多,黄鹂吞声燕无语。

东方朝日迟迟升,迎风弄景如自矜。

数声不尽又飞去,何许相逢绿杨路。

绵蛮宛转似娱人,一心百舌何纷纷。

酡颜侠少停歌听,坠珥妖姬和睡闻。

可怜光景何时尽,谁能低回避鹰隼。

廷尉张罗自不关,潘郎挟弹无情损。

天生羽族尔何微,舌端万变乘春辉。

南方朱鸟一朝见,索寞无言蒿下飞。

此诗借百舌鸟啼声善变,能效百鸟之鸣,以讽刺当时政治生活中那些巧言善变的势利之徒。

百舌,是鸟名,即乌鸫,能仿效百鸟之鸣。

前十句着重写百舌鸟活动的季节、环境,生动地描摹出那种故意卖弄而得意啼鸣的声音与神态。

后八句着重揭示百舌鸟处境中的危机及其前景的黯淡。

一方面,有鹰隼的突袭,侠少的弹射,另一方面,一旦秋风吹来,百舌鸟即凄凉瑟索,仓皇躲入蒿下乱飞,再也叫不出声来。

朱鸟,即朱雀,天文四象之一,含南方七宿,这里代指秋天。

诗的结尾的“索寞无言”、“蒿下飞”与前面的“笙簧百啭”、“迎风弄景”形成鲜明的对照,结构既严,寄讽尤深。

【平蔡州三首(其二)】 汝南晨鸡喔喔鸣,城头鼓角音和平。

路旁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

老人收泪前致辞,官军入城人不知。

忽惊元和十二载,重见天宝承平时。

元和十二年,唐军破蔡州活捉割据抗命的淮西藩镇吴元济,刘禹锡此诗即为歌颂这一胜利而作。

诗写战胜奏凯,却仅以开篇二句写晨鸡啼鸣、角声和平,暗示夜袭蔡州成功。

汝南,即指蔡州,天宝时蔡州为汝南郡,这里同时化用古乐府《鸡鸣歌》“汝南晨鸡登坛唤”句意。

以下六句皆着力刻画一老人形象,通过老人的言行衬托蔡州之役的重大意义。

老人所忆“旧事”,是“天宝承平”盛世情形,“感激涕零”的是“元和十二载”的平叛成功,将此两者作比较,足见老百姓对此役胜利的欣喜与高度评价。

诗以独特的角度写重大时事题材,正如翁方纲所说“以竹枝歌谣之调而造老杜诗史之地位”(《石洲诗话》)。

【蜀先主庙】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

求好的经典的诗句、

使至塞上 (唐)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碛中作》【唐】岑参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唐】岑参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关山月李 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唐) 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渔家傲(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写桥的诗句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张旭《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谓《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陆游《沈园》: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五云桥》: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

陵谷双迁谁复识?我来徙倚暮烟中。

陆游《秋思》:山步溪桥又早秋,飘然无处不堪游,僧廊偶为题诗入,鱼市常因施药留。

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冯延已《鹊踏枝》: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现代诗:徐志摩《再别康桥》卞之琳《断章》:我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窗口看我;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

有什么运用了婉曲修辞的古诗句呢,最好是高中学过的

语文修辞手法名称列举如下: 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比拟(又名比体),衬托(分正衬、反衬),顶真(又名联珠、顶针),对比,对仗(又名对偶、排偶),反复,反问,反语,仿词; 呼告,互体,互文,回环,借代,设问,排比,拈连,摹绘(又分为:摹形,摹声,摹色),夸张,双关,用典,谐音,象征,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又名移觉、移就).常用修辞作用特点1.比喻: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事物间有相似性)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明喻(类别) 甲像乙(特点) 出现(主体)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比喻词)出现(喻体)晓明跑的如离弦的箭.(例句)暗喻(类别) 甲是乙(特点) 出现(主体) 是、成为(比喻词)出现(喻体)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例句)借喻(类别) 甲代乙(特点) 不出现(主体) 无(比喻词) 出现(喻体)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例句)例句: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老舍《济南的冬天》 2.比拟: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一拟人: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 朱自清(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杜甫(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 朱自清二拟物(借物喻人):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例句:(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例句:(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2).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淀》孙犁)(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例句: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例句: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例句: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4.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主要方式:(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1).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2).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8.反问(激问、反诘、诘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明 引(直接引用).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