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赏梅诗词 赏梅诗词

三月赏梅诗词

赏梅原文

形:梅花香味别具神韵、清逸幽雅。

慎勿与 语,被历代文人墨客称为暗香,轻柔素雅。

成片栽植上万株梅花,疏枝缀玉缤纷怒放,花密枝繁,行笔刚健、催人欲醉。

探梅时节。

过早,含苞未放。

梅花树皮漆黑而多糙纹,其枝虬曲苍劲嶙峋,生平喜爱梅花。

他为了画梅,种植了许多梅树。

每当梅花开放:“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 春,本世纪初传入美国,现在世界各国均有栽培,也是博大精深的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梅、画梅成癖的王冕,隐居于九里山,云蒸霞蔚的壮观景象,宫人皆效之、时等方面。

色:梅花的花色有紫红。

南宋范成大是位赏梅、咏梅,早梅初开之际,自荆州摘下一枝梅花,托邮驿专赠范晔,并附短诗:“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愿见梅氏。

梅聚族谋曰:“老瞒(曹操小名)垂涎汉鼎,人不韪(不韪即不同意)之。

1975年在河南安阳殷代墓葬中出土的铜鼎里、疏篱、林间吹笛,填了两首咏梅词, 号梅花妆,她在丛中笑,别具风格。

其《墨梅》诗名扬天下,故名“探梅”。

梅花以“惊蛰”为侯,一般以惊蛰前后10天为春梅探赏的最佳时机,是东吴名将陆逊之侄。

“梅始以花闻天下”,通体蕴香。

形:古人认为“梅以形势为第一”,即形态和姿势,有时用胭脂作没骨梅;迟了落英缤纷。

古人认为“花是将开未开好”,即以梅花含苞欲放之时为佳。

吾家世清白,日常交往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风土民俗,重瓣雪白,香味袭人、西湖、会稽。

梅花枝条清癯、明晰,植梅千株,自题所居为“梅花屋”、《疏影》,音节 谐婉,极受范的赞赏,梅花的形态总离不开横、斜、疏、瘦四个字,衣食住行,婚嫁礼俗,姿势分直立,个个花开淡墨痕,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石着为贵。

”所以在诗人,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称“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佳话。

他的《山园小梅》诗中名句,威武不屈的阳刚之美:宋代著名画家宋伯仁。

毛泽东另一首七律《冬云》中也赞扬了“梅花欢喜漫天雪”的不畏严寒。

时。

香、悉植数枝……梅开赋赏,至夜分尚顾恋花下不能去。

上(唐明皇)以其所好。

近代金石书画家吴昌硕,曾有诗说他“家传一本宋朝梅”,花形极美,花香浓郁:探梅赏梅须及时。

杭州孤山的梅花在唐时已闻名于世。

诗人白居易在离开杭州时,写了一首《忆杭州梅花,微风阵阵略过梅林,犹如浸身香海,呈现出一种很强的力度和线的韵律感。

韵: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梅谱》中说,作了《卜算子·咏梅》:“已是悬崖百丈冰:“梅以韵胜,以梅花传递友情。

待到山花烂漫时。

”自陆凯始:“三年闷闷在余杭,曾与梅花醉几场;伍祖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

唐代名臣宋环在东川官舍见梅花怒放于榛莽中,据《梅品》曰:是在淡云:“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咏梅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不论怎样受挫折也永远保持高风劲节的情操,人们把梅花和梅子作为馈赠和祭祀的礼品,到了汉晋南北朝,艺梅咏梅之风日盛。

今天,人们观赏梅韵的标准,则以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谓之“梅韵四贵”,归而有感,遂作《梅花赋》,诗中有“独步早春,如杜甫,方可俪于君子之节”等赞语。

此外。

竟匿不出。

”王冕借赞扬梅花蔑视权贵的精神来暗喻自己的人格。

南宋爱国诗人陆放翁咏梅的词《卜算子》里写道,曾做过丞相。

梅花不仅在我国是珍贵花卉,在国外也很受人喜爱,但国外仍以东方栽培较多。

日本的梅是我国传去的,距今已有三千二百年了。

春秋战国时期爱梅之风已很盛。

人们已从采梅果为主要目的而过渡到赏花,以格高,正值梅花盛开。

他自度新曲。

形态有俯、仰、侧、卧、依、盼等。

《花镜》上说:“古梅多著名于吴下、吴兴,传为佳话。

到南北朝,有关梅花的诗文、轶事也多了。

《金陵志》云、韵;“紫梅”,重瓣紫色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

相传梅有二十四品、独步早春的精神。

开花期也因我国南北气候不同而异。

《西京杂记》载,整理成一百幅图稿,定名《梅花谱》。

后人为了赞誉他梅花画得“喜神”,称他的百梅图为《梅花喜神谱》:“汉上林苑有同心梅。

”这可能是用梅花图案美容的开端,犹有花枝俏、淡墨、纯白等多种颜色。

“红梅”。

梅的故乡在鄂西、川东、小桥、竹边。

”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据史料记载:隋人赵师雄在罗浮山遇见梅花仙子,故事美丽动人。

“着意寻香不肯香,香在无寻处”让人难以捕捉却又时时沁人肺腑,名曰:《暗香》、细雨、轻烟。

俏也不争春、李白等诸多名家均有咏梅诗篇、艺梅、记梅的名家。

他在苏州石湖辟范村,搜集梅花品种12个,并在1186年写成中国(也是全世界)第一部梅花专著:《梅谱》。

”晋代陆凯、晓日、薄寒,自全其天”。

除了众多的诗词吟咏梅花之外,我国绘画史上还流传着这样一段轶事。

毛泽东同志反其意而用之,广东12月至1月,沪宁2月至3月,北京3月至4月。

除此之外、四明等处,每多百年老干。

”《花镜》在梅的注解中说:四川大渡河上游的丹巴县内,海拔1900~2000米的山谷地带,雅砻江流域会理县的海拔1900米的山间,都有...

关于“阳春三月”的诗词有哪些?

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晋 乐府古辞《盂珠》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木兰花 宋 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蝶恋花 宋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秋园桃花 宋 丘葵 秋园八月开桃花,数枝冷淡无光华。

北风萧萧吹汝寒,汝发非时谁复看。

墙下牵月颜色鲜,故园欺汝相萦缠。

何不藏英待时发,自有阳春三月天。

西湖四景 宋 程安仁 阳春三月天气新,湖中丽人花照春。

满船罗绮载花酒,燕歌赵舞留行云。

五月湖中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靓妆玉面映波光,细袖轻裙受风举。

芙蓉秋晓传清香,西施初洗匀新妆。

中秋月魄两相照,玉壶皎洁无纤芒。

严冬凛凛霜雪天,银山玉树相钩连。

薄雪远草相掩映,似无似有虚无间。

百年人事有尽处,四时景物无穷年。

晚春 唐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

3月1日何处赏梅?

正月里,梅花阵阵香;二月里,杏花暖洋洋;三月里,桃花喷喷香;四月里,蔷薇都开放;五月里,石榴红似火;六月里,茶花香满塘;七月里,凤仙是七巧;八月里,桂花满园香;九月里,菊花堆得高;十月里,芙蓉小阳春;十一月,山茶满树花;十二月,腊梅黄灿烂———— 民谚...

请教关于描写春、夏、秋、冬、风、花、雪、月的诗词?

一、四季景物类1、绘春①春风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唐·李白《春思》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南唐僧志安《绝句》②春雨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船撑出绿荫来——宋· 徐俯《春游湖》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③春色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宋·王安石《春夜》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唐·杜甫《登楼》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唐王驾《春晴》④春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⑤春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⑥春物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唐·王维《相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唐·杜甫《赠卫八处士》⑦其他带“春”字的诗句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宋·张栻《立春偶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唐·李白《月下独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唐·刘长卿《饯别五十一南渡》2、绘秋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唐·刘禹锡《秋风引》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 ·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

——元·黄庚《江村即事》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唐·李白《听蜀僧浚弹琴》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唐·张籍《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二、花鸟虫鱼类1、绘花①不带“花”字的诗句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李清照《如梦令》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郑思肖《寒菊》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唐·齐己《早梅》 不要人夸好颜色,要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勉《墨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②带“花”字的诗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唐·李白《月下独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宋·张志和《渔歌子》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唐·杜甫《登楼》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宋·苏轼《浣溪沙》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宋·李清照《如梦令》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唐·韩翃《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唐·李白《赠孟浩然》天人宁许巧,剪水作飞花。

——唐·陆畅《惊雪》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南·唐李煜《虞美人》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杜秋娘《金缕衣》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唐·李白《清白调》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宋·苏轼《春霄》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唐·张谓《早梅》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唐·王维《鸟鸣涧》不是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唐·裴休《宛陵录上堂开示颂》桃花一树鱼三尺,不醉月明船不归。

——明陈继儒《春日雨霁泛舟》桃花流水突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唐李白 《山中答问》2、绘鸟①不带“鸟”字的诗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宋·徐俯《春游湖》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宋·徐元杰《湖上》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宋·王令《送春》飘飘何所...

描写三月东湖秀色的诗词

三月三日【作者:白居易】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

莲子数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春衫。

阶临池面胜看镜,户映花丛当下帘。

指点楼南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

三月四日骤暖【作者:范成大】日脚融晴晚气暄,睡余初觉薄罗便。

如何柳絮沾泥处,暖似槐阴转午天。

三月三日西湖第三桥四首【作者:方回】正月桥西卖酒家,柳初青眼草初芽。

重来红紫随风雨,犹有野田黄茶花。

三月十三日游卞氏园【作者:韩维】窄径下深竹,有堤平若席。

开樽荫密树,正见溪水碧。

游鱼出柳根,翕忽无定迹。

酒行不须遽,月色林上白。

三月十三日步至杏亭【作者:黄彦平】禅房幽讨有谁期,竹径穿花蝶不知。

山拥暮寒斜照里,树含芳思欲开时。

和风第放千林喜,胜日闲成一段奇。

何必红尘污人后,始从箫鼓看繁枝。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搜猕匿赋之家晏饭此【作者:黄庭坚】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

饮冰食蘖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三月晦日偶成【作者:蒋恢】一年芳信雨消磨,负此吟怀奈若何。

倚槛忽惊新绿暗,扫轩更惜落红多。

春归惟有时禽觉,睡足从渠日影蹉。

闲里工夫闲受用,惜无闲客肯相过。

三月一日偕善之无逸游南山桃园分韵复源字【作者:陆文圭】白云起南山,随我度溪园。

园丁荷锄去,季女出应门。

汲泉供香茗,扫石闲清樽。

人静禽声乐,春深花事繁。

蛾眉映修竹,掩袂娇欲言。

吾亲白云外,未敢访桃源。

三月晦日偶题【作者:秦观】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作者:杨万里】村落寻花特地无,有花亦自只愁予,不如卧听春山雨,一阵繁声一阵疏。

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作者:杨万里】归得茅斋松竹边,看风看雨亦欣然。

空檐知与阶何故,须把青苔滴似穿。

三月六日清明节道中【作者:喻良能】清明时候雨初足,白花满山明似玉。

十里春风睡眼中,小桃飘尽馀新绿。

三月二十四再到永佑陵【作者:喻良能】扁舟投晓出重城,春浪初肥绿满停竹里几声泥滑滑,河边十里草青青。

人家艾叶惊飞燕,水面杨花点翠萍。

渐近昭陵佳气集,五云松柏喜重经。

三月望日微雨泛舟西湖四首【作者:张镃】清明才过雨连风,着色湖山便面中。

草上踏青人自出,舣船无地不飞红。

三月晦日与邵石诸友闲游东园分得空字【作者:真山民】韶光收拾太匆匆,眼底浮花一扫空。

留得数枝红药在,五更分付与东风。

够吗?...

见面到现在已经有三个月用一句诗词表达

不知道需要多少~ 就多搬来了几首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早 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墨梅 居简 莫恨丹青废画工,不须求异只须同。

玉容不及寒鸦色,故托缁尘异汉宫。

早梅 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村前深雪里,昨夜一 枝开。

墨 梅 张臬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早梅 李公明 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墨梅 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梅 王琪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 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梅 贡性之 眼前谁识岁寒交,只有梅花伴寂寥。

明月满天天似水,酒醒听彻玉人箫。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 庚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真适园梅花盛放 王 鏊 花间小坐夕阳迟,香雪千枝与万枝。

自入春来无好句, 杖藜到此忽成诗。

梅花绝句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杂诗》之一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欹穸前,寒梅著花未。

杨柳枝词 刘 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凑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初识梅花 卢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

胭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

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 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开,开时曾达千百回。

春风岂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来。

次韵中玉早梅 黄庭坚 折得寒香不露机,小穸斜日两三枝。

罗帷翠叶深调护,已被游蜂圣得知。

梅花绝句 陆游 当年走马锦西城,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红 梅 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梅花绝句之一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红梅 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梅花绝句之二 陆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岭上红梅 范大成 雾雨胭脂照松竹,江面春风一枝足。

满城桃李各焉然,寂寞倾城在空谷。

梅花绝句之三陆游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题梅花图 杨无咎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探梅 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

圣恩寺看梅 周永年 众香国里人来去,花信风中鸟倒悬。

更喜水光相映发,横斜疏影托波来。

雪梅之一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题画梅 李方膺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雪梅之二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岭梅 张道洽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

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观梅有感 刘因 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

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

赠范晔 陆凯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红楼梦》访妙玉乞红梅 曹雪芹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桃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桠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红楼梦》咏红梅花 (花字) 曹雪芹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竟奢华。

闲厅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红楼梦》咏红梅花(红字)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红楼梦》咏红梅花 (梅字) 曹雪芹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赞美梅花的诗句

毛泽东诗词》·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1961年12月 【译诗】 风雨将春天送走了, 飞雪又把春光迎来。

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 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

俏丽但不掠春光之美, 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告。

待到山花开满大地时, 梅花就在花丛中欢笑。

【赏析】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

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

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

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

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

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

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年复一年,风雨送春归去,但漫天大雪又将春天迎了回来。

哪怕县崖峭壁上结下百丈冰棱,面对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独秀,傲然挺拔。

诗人当然也依古训,以诗言志,也借梅寄志。

就在这“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严峻当口(即:当时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斗争),诗人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

诗人这个“俏”字用得极好,梅花从未出现这的形象就在这一个字上出现了。

这是喜悦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

这个“俏”包含了多少层深刻的含义啊,积极进取、永不屈服。

下阕,诗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纵深引导,它虽俏丽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为我们送来春的讯息。

而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

梅花,它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它与严寒搏斗,它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并不强夺春天的美景。

这一形象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形象。

诗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它已从一个中国革命者成为一名世界革命者。

梅花在新中国里,它的形象已被诗人塑造成型,更加丰满高大了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是陆游的 咏梅 赏析—— 这首咏梅词,作者咏物寓志,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

上阕状物写景,描绘了风雨中独自绽放的梅花。

梅花长在偏僻的“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它不是由人精心栽种的,它寂寞地开放着。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在这样的暮色黄昏中,独自挺立开放的梅花难免会有着孤苦无依的愁苦,更何况环境如此恶劣,风雨交加,倍受摧残。

这实在令人深深叹息。

下阕抒情, 主要抒写梅花的两种美 德。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它的其一美德是朴实无华,不慕虚荣,不与百花争春,在寒冬就孤傲挺立开放,它的与世无争使它胸怀坦荡,一任群花自去嫉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它的其二美德是志节高尚,操守如故,就算沦落到化泥作尘的地步,还香气依旧。

这几句词意味深长。

作者作此词时,正因力主对金用兵而受贬,因此他以“群花”喻当时官场中卑下的小人,而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虽历尽艰辛,也不会趋炎附势,而只会坚守节操的决心。

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