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神

    说个咱们爷爷奶奶那一辈人所经历过的故事。
    现今电影院处处都是,看个电影就跟在家里看电视一般容易,可在咱们爷爷奶奶那一辈儿,生活艰难,想填饱肚子已是很不容易,何来此种娱乐?也是到了文化大革命过去,日子一天天回归正轨,才有了娱乐的存在。
    那时候,城市里有电影院,农村就不行了,要想看电影的话只能看那种露天的,就是在广场上,支一块幕布,一台放映机把电影投在上面。每当晚饭过后,各家各户就搬了板凳,三五成群的,闲话着家常朝广场走,这是他们一天里最惬意的时候。
    故事发生在大西北的一个小村落,村里有户普通的农民,姓钱,男主人叫钱进,家里三个小娃娃,两男一女,最大的七八岁,最小的只有三四岁,都是好玩的年龄,所以对村里放的电影极感兴趣。尽管那时候放的多半是地道战,地雷战之类的老片子,就那么几部,大人都看腻歪了,可小孩子却百看不厌,每天太阳一往西沉,就催促着大人赶快做饭,他们是要去抢头排的位置的。
    有段时间,村里进了几部外国片子,难得一见,村里人呼呼啦啦全都跑来看,那场面着实热闹。
    这天晚上,钱进一家子在广场看完电影,各自搬了小板凳回家,一路上和村里人有说有笑,不想,路走了一半,他忽然想起有事要找同村的铁二牛商量,于是急急忙忙折返。铁二牛家和他家在村子的两头,要过去的话得穿过村子的广场,等钱进再次来到广场时,村子上的人早都回了家,这里一片空荡。
    可是,远远的,钱进竟看到广场上有光。
    走得近了些,才发现广场上的幕布还没有收,电影放映机的齿轮还在不停转动,有个矮个子男人站在一旁,正在调试。
    “是哪家的?”
    钱进吆喝了一声,那男人回过头来,挺斯文的模样,不像是庄稼人。
    “村里新来的,给乡亲们放电影的。”那人说。
    钱进仔细想想,这么长时间了,光顾着看电影,倒真没注意电影是谁放的,于是凑上去跟他套近乎:“今儿个这片儿真好看,哪儿找来的?”
    那人笑笑:“以前在电影院上班,有门路。”
    “那敢情好,多弄些片子让乡亲们过过瘾呗!”
    那人依旧和和蔼蔼地笑:“成,我尽量。”
    钱进是个跟谁都能聊得来的,便跟那人自报家门:“我是住在村头的钱进,乡亲们都叫我老钱,得空了上我家吃饭去啊!”
    那人点头答应着,目光一直停留在荧幕上,还是刚才那片子,小伙儿看得津津有味。
    “不回去啊?这会儿天都晚了。”钱进问他。
    小伙儿摇了摇头:“看电影学习学习。”
    “你们城里人还真是……”
    钱进嘟囔着,看这人一身蓝衣蓝裤,中山装,胸前还别着个毛主席像章,知识分子,想是跟自己没什么共同语言,便识趣的走开了。才走出去没两步,小伙儿又叫住他:“老乡,你说你是钱家的?”
    “是啊!就在村头,你一进村儿就能看见!”
    小伙儿的眼神变得有些意味深长:“村里的夜路不好走,你可当心啊!”
    “你们城里来的自然走不惯,我闭着眼都能摸到家,不碍事!”
    钱进哈哈笑着,也忘了要找铁二牛的事儿了,转身就往家回。走得远了,再回头往广场上看,荧幕上白莹莹的光已经没了,想是那小伙儿已经回了家。
    钱进竟没有找到回家的路。
    他在村里走了半晌,按理说早该到家了,可这会子呢,他看了看前面的房子,那是村里赵老四的家,院子里的灯已经熄了,想来是睡觉了。
    钱进忽然停住脚步,不对啊,赵老四的家不就在广场附近么,他不久前才路过,怎的又回来了,难不成是犯了浑?他赶紧转身往回走,走了约莫一刻钟的模样,眼前一片开阔,竟是来到了广场上,不远处就是赵老四的家,他又走回了原地。
    坏了!钱进心里颤了两颤,不会是遇上鬼打墙了吧?
    鬼打墙这事儿他小时候听他爹讲过,都是当故事说来吓唬他的,谁也没真遇见过,这下可好,叫他气运背遇上了,这可怎么办呢?

    他把心一横,闭上眼睛走,就不信走不回家!
    事儿当真怪了,钱进还真没走回家,他闭着眼睛,横竖就在村里广场上打圈圈呢,直到天亮,村里有人路过,才算是把他这鬼打墙解了,他这才回了家。
    不到一天功夫,村里人都知道钱进遇到鬼打墙了,大伙儿都稀罕,说钱进准做了坏事,触了霉头,要不怎么说他撞了鬼别人撞不见呢?
    钱进在家睡了整整一天,到傍晚才被家里三个孩子给揪了起来,吵着嚷着让钱进跟他们一道去广场上看电影,钱进胡乱扒了两口饭,揣了个手电筒,和老婆一起带着三个孩子往广场上去。
    路上遇见村支书,钱进忙上前给他递了根烟:“老徐,村里给咱们放电影的小伙儿是谁啊?”
    村支书把烟往耳朵上一别,说:“是城里来的小武,下乡送温暖,带了些稀罕片子,他在咱村呆一阵子就要回去啦!”
    钱进听着,若有所思点点头,一路上默不作声到了广场,已经坐了许多乡亲,钱进让老婆带着孩子上前面去,自己则在靠近电影放映机的地方寻了个位置,坐了下来。
    电影放映机旁站着两个年轻人,一个是小武,就是钱进昨晚遇见的小伙儿,另一个也是个小伙子,不过人长得清清秀秀,一看就是没吃过苦的城里孩子。
    小武看见钱进,扭头跟清秀小伙儿说了两句,就搬了个凳子在钱进旁边坐了下来。
    “那小伙儿是谁啊,昨儿个没见。”钱进问他。
    “那是我同事,今天才来的。”小武解释。
    钱进哦了一声,跟小武说起来了昨天的怪事:“你说怪不怪,我昨儿晚上遇见鬼打墙了,折腾了一夜,愣是没找到回家的路。”
    小武呵呵笑了起来:“我说什么来着,夜路不好走,让你当心些,看看,应验了吧。”
    “哪儿想到被我给遇上了呢,真霉气!”钱进抱怨着:“我今儿带了手电筒,看哪个鬼还敢来惹我。”
    小武看了看周围,凑到钱进耳边颇神秘的说:“我这里有部好片子,上面不让放,我私藏的,你想看不?”
    “那敢情好啊!”钱进很激动:“什么时候看?”
    小武小声说:“等电影散场了,你先别忙着走,咱等着村里人都睡了再偷偷放,声音小些,没人知道的。”
    钱进嘿嘿笑着,伸出了一个大拇指晃了晃,两人鬼鬼祟祟看了看周围,心照不宣。
    好容易电影散场,老婆带着两个孩子回去了,剩下最小那个,看见了小武,说什么也不愿走,钱进就抱着小儿子,跟老婆说带着他在村子里转转,晚些再回。
    老婆不情愿地嘟囔了一句:“人家电影放映员都走了,你们爷俩儿还在这儿干嘛!”
    果然,那清清秀秀的小伙儿已经提着个大盒子先走了,广场上只剩下了抱着儿子的钱进和小武。
    等了约莫半小时功夫,家家户户的灯陆陆续续熄灭,小武这才放起了他私藏起来的片儿。
    片子讲的是文革时候的事情。
    男主角家祖上是地主,家境殷实,碰上文化大革命,父亲被打成了右派,正在北大念文学系的男主角不可避免受到牵连,被人极尽侮辱,也被迫中断学业,和其他同学一起响应国家号召,下乡去了。

    那时候的人,黑白分明,在政治立场上是一定要跟一切牛鬼蛇神划清界限的,男主角出身不干净,自然受到了同学的排挤。虽在农村,远离城市生活,但这一股划清界限的红色风暴已将这些青年彻底洗脑,虽然身在农村,也要将斗争进行到底,所以男主角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当时的青年们都分散住在老乡家里,男主角被分到最穷的一户姓钱的人家里,和他一道的是个贼眉鼠眼的男同学,平日里,就他最与男主角过不去。
    分下来的活计,最苦最累的都压在了男主角身上,他不吭不哈,逆来顺受,唯一的乐趣就是在夜深人静之时跑到村里没人的地方,借着月光读书写字,他主修中国文学,想要写出来一部轰动的戏。
    他把下乡的生活写入戏里,一天一天,积少成多,就在剧本快完成之际,被他的室友发现了。
    室友本是起夜上茅房的,看见男主角鬼鬼祟祟出去,就跟了过去,瞧见他偷偷摸摸在一个本子上写写画画的,认定他是在搞反动,抢了他的本子,叫嚷着要告到上面去。
    在当时,这样一个反映现实的剧本绝对能被划入反动言论里,若被发现,这一辈子便完了。
    男主角便上前去抢,两个人争执间,室友一个错手,把男主角推进了粪池里,男主角就这样被活活淹死。
    钱家的人听到声音赶来,男主角已经咽了气了。
    谁都不想把事情闹大,钱家人就和室友一合计,向村长报告,说男主角受不了苦,逃跑了。
    深更半夜,钱家人和那室友要去粪池处理尸体,捞了一个晚上,尸体莫名消失。
    以后每晚,但凡那室友起夜去茅房,总能看到一个影子在不远处晃悠,绕着男主角死去的地方转了一圈又一圈,像在找着什么。
    好好的小伙子,从此被吓疯了。
    这之后,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而男主角的父母由于受不了折磨,先后自杀,再没有被平反的机会。
    男主角姓武,小武的武,他叫武陵春。
    电影终于结束,小儿子早已经窝在钱进怀里呼呼大睡,他在电影刚开始时着实闹腾了一阵,此刻累了,也睡得香甜,而他闹腾的原因,是他看不到荧幕上放着什么电影,他看到的是白白一片的荧幕,不开心,所以哭。
    钱进身上一阵发冷,盯着白莹莹的荧幕,一动也不敢动。
    电影里的村子,是他的村子,电影里的钱家人,是他的父辈,而电影里的武陵春,正是身边的小武。
    四下里,一片哭声。
    钱进吓得抱起小儿子就往村头狂奔,不知道武陵春有没有追过来,他没回头看,也不敢回头看,只一味向前跑,好似只回头看一下,就能看到武陵春掉进粪池里时那张狰狞惨绝的脸。
    直到一头栽进家里,将门死死闩上,钱进才算是长长舒了一口气。
    老婆见他那魂不守舍的样子,吓了一跳,问他怎么了,他直念叨着,见鬼了,见鬼了,老婆说他神经,接过怀中的小儿子,看他一张小脸红扑扑的,有些不大对劲,再用手一摸额头,小儿子发了烧了。
    第二天,钱进也一起病倒。
    之后一段时间,村里人在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但凡是落单的,总会遇上鬼打墙,就看见前面有个人在不紧不慢地走,鬼使神差跟过去,就会到了广场上,那人摆弄着电影放映机,向他们介绍说自己是新来的电影放映员。
    可是城里下来送温暖的电影放映员只有一个,便是那清清秀秀的小伙子,住在村长家里。
    之后,所有见过武陵春的人,统统病倒。
    有年纪大的老人,听了这情况,抽一口旱烟,说村里是来了夜游神了。
    这边钱家父子两人已烧得糊涂,老人们来到钱家,逼问着钱进那晚究竟看到了什么,钱进昏昏沉沉的,硬撑着将所看到的一切告诉了老人家,于是一切都汇报给了村长,老人家们围聚在村长家抽着旱烟琢磨了一番,商量出来了一个主意。
    不日,村子里所有的青壮年全部出洞,在村子里田间地头一番彻底搜查,像是要找寻一样东西。
    老人家们说,让夜游神消失的最好办法,是还了他在人间的愿。
    武陵春在人间有什么愿?最后一个见到武陵春的姑娘在还算清醒的时候说,武陵春放给她看的电影里,那个害了武陵春的室友曾把他写的剧本埋在了村里的一棵树下,那棵树离当年的粪池很近,是棵胡杨。
    三天后,武陵春还没来得及写完的剧本被人找到,隔了这些年,字迹依然清晰。
    当天,村里所有发着高烧的人都奇迹般退了烧,最后一个醒过来的,是钱进。
    清清秀秀的电影放映员受村里人的嘱托将剧本带回了城里,半年后,电影上映,名字就叫做《武陵春》。
    武陵春,这个被李清照写活了的词倒是有一句极符合主角的身世: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据说,看了这部电影的人无不为武陵春的悲惨命运动容,武陵春代表了一代人,一代在文化大革命中失去了一切理想、信念以及对未来祈盼的人。
    又听说,每一场电影散场后,都有悉心的观众发现,电影院最前排的位置坐着个小伙儿,一动不动注视着荧屏,总不愿离开。
    自那之后,这个西北小村子里的人再没人遇到过鬼打墙,也再没人看见过夜游神。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平和喜乐,无忧无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