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玉镯

    摘要:这对玉镯有个名字,名叫血玉镯。当年春秋时期的工匠卞和氏得到一块玉石,后来几经周折,这块玉石被制成秦国的传国玉玺,剩下的边角废料被玉器行的能工巧匠获得,打磨成了各种各样的珍贵物件。这对玉镯就是用和氏璧的下脚料精工打磨而成,贵重无比。据传,这对玉镯后来落在隋朝的一位年轻的将军手里。
    (一)
    我爷爷是地主家的少爷。在他小的时候,他的老子因为吃过没文化的苦头,曾对他寄予了厚望,家里开了私塾,请了先生,教他读书。可读了几年,他这书便再也读不下去了。所以,在他老子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里,他成了个不务正业的坏坯子。虽然不读书了,他却爱摆弄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那一些古色古香的玩意,在他眼里,竟都成了珍宝。对正经书本读不下去的他,却对一些怪力乱神的杂书,反复研读,爱不释手。气得他老子每每骂他:“败家子!”他的老子死后,这个地主家庭的钱财被他用在这上头,渐渐地败光了,已所剩无几。正好,巧不巧的赶上了土地改革,也正应了一句很有哲理的古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就因为这破败,解放后,政府只给他定了个中农的成分,还真算是幸事。那些以前他老子不屑的事情,以及看不上眼的古玩字画,成了爷爷此后的财富。
    那时候的乡下,识字的人微乎其微。像爷爷这样读过私塾的人更是凤毛麟角般的少之又少。所以,在那个年代,爷爷的远近闻名,不难想象。由于得益于那些闲书,他不仅懂得医术,对于那些怪力乱神的疑难杂症,也是手到病除。在屯子里,他是大家公认的先生。谁家有个鬼呀怪呀作祟的事,都会来找他驱鬼除邪。但他自己却很自律,从不因这手段而肆意敛财,惑乱乡里。我曾经问过爷爷,你的“神”“仙”,到底是真是假?爷爷用手点着我的脑门笑呵呵地说:“信则灵。”是呀,不由我不信,爷爷还真的医好了一些当地医生都束手无策的病症,以及一些鬼力乱神之症状。
    这一天,放学后,我本想和柳花去她家玩,可是路过家门口的时候,却看到一个人站在我家的院门外,探头探脑的向院子里张望着。我吃了一惊,这个人在干嘛?会不会是小偷?于是我立刻想到爷爷珍藏着的宝贝,他会不会知道我家有这些个东西?
    于是,我急忙跑进家门,看到爷爷,拉着他走到屋外,指着外面的那个人,悄悄地对爷爷说:“爷爷,你看那个人,在咱家门外站了好一会儿,贼头贼脑的,是不是想要偷咱家的东西?”
    爷爷看了看那人,摇了摇头说:“不像。你别担心,没事。即便是小偷,咱家外面也没什么让他可偷的东西。”
    这时,看到爷爷,刚才还在张望着的人,走进了院子。我这才细细打量着他,只见他面色枯槁,精神萎顿,给人一种心力憔悴的样子。但着装很考究,上身穿着那个年代我们乡下少见的的藏青色中山装,脚下是一双黑色皮鞋。可能是因为走了很远的路,上面落满了尘土,已经没有皮鞋的光泽了。看他的穿着打扮,定然不是小偷了,我冲爷爷吐了吐舌头,扮个鬼脸。爷爷没有搭理我,对着来人问道:“请问您是找谁的?”

    来人打量着爷爷:“我是来找梁子奇,梁先生的。”他边说边打量着爷爷:“想必您就是梁先生吧?”
    那时候,在乡下,稍稍有一点墨水的人,都会被称作“先生”,何况爷爷这样的人!
    爷爷点了点头,http://book.guidaye.com/kongbu/5/把他让到屋里说话。坐下后,爷爷问道:“您找我一定有什么难解之事吧,说说怎么回事?”
    那人松了口气,对爷爷说:“不瞒您说,梁先生,我还真是遇上难事了。是在别人指点下,我才找到您,来求您的,那人说只有您才能解除我这难心的事。”
    说着,他从衣袋里拿出一个锦缎包裹着的东西,放在爷爷的面前,一层层地打开了。爷爷也紧紧地盯着这东西,竟然是一对做工考究打磨细致的玉镯。但见那玉镯,晶莹剔透如羊脂,那玉镯的上边若隐若现地透着几缕丝丝血红的颜色,竟像是真的人血在里边游动一般,看起透着渗人的古怪。我吓得抬头看了看爷爷,爷爷也正皱着眉头,把那玉镯拿了起来,反复地看着,问道:“你这东西是哪里来的?不像是祖上传下来的。”
    来人说:“梁先生好眼力,真的不是祖传的,说起来这事都怨我。”于是他缓缓的叙述了事情的经过。
    我家住在省城,我是在省文化馆上班的,工作极其轻松。在单位混日子,每日同事们就是一杯茶,一张报纸,再就是些无聊的闲话。我不爱搀和这些,所以就找一些书来看。关于古董文物知识书籍看得多了,渐渐地也有了一点皮毛上的知识,一来二去的,也喜欢上了那些古色生香的东西。有空没空的就去古玩市场转转,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淘得一两件有价值的东西。这不,您看这付玉镯,就是前不久我在市场上淘来的,价格还不贵。拿到家之后,我妻子对这玉镯爱不释手,喜欢得不得了,于是我就送给了她。从此她把这手镯戴在手腕上,不愿摘下来。
    爷爷听着他的讲述,心下估算了一下,拱了拱手说:“恭喜你了,没花大价钱,淘得这么好的东西,还真是好运气呢,你可是捡了个大便宜呀。”顿了顿,爷爷又说:“但是,其中有些蹊跷之处,会令你家有诡异之事发生吧?想必你也尝到了其中的苦头。”

    来人苦笑了一下,说道:“谁说不是呢,当初我也认为捡了个大便宜。可谁知道,自那之后,蹊跷的事接连发生,闹得家中不得安宁。每到深夜,我的耳畔便响起女人的哭声。那声音,悲悲切切,凄凄惨惨,听着让人毛骨悚然,我和妻子夜不安枕。开始我和妻子并不以为意,认为是梦魇,或者是隔壁邻居家传来的。谁承想,这声音竟在我家的卧室内发出来,再一细听,竟在我和妻子的枕边。”
    听着这话,我竟有些毛骨悚然了,哪有这等怪事?是不是他妖言惑众啊。正自思量之时,爷爷说话了:“就这样吗?再没别的事发生了?”
    那人擦了擦额头上冒出的冷汗,又说道:“更为严重的是,自从戴上那玉镯,我妻子就变了个人似的,整日的不思饮食,愁容满面,日渐消瘦,几日下来竟然卧床不起了。虽然知道是那玉镯子作怪,但不明就里,妻子害怕,已经摘下玉镯,不戴了。镯子是摘下来了,但每晚我们还能听到那哭声,妻子仍是病恹恹的。中医也请了,西医也看了,眼见得这病还是没有起色,躺在床上起不来。这不,在别人的指点下,我只好请您来帮忙了。”
    说着他深深地叹了口气,看着爷爷,满眼竟是期冀的神色。爷爷呵呵地笑了说:“算你找对人了,这事不难解,我正好可以帮到你这个忙。”
    来人如释重负般的松了口气,急忙说:“只要您能把发生在我家的怪事解除,只要您能医好我妻子的病,价钱多少不是问题,随您开。”
    爷爷笑了:“我会帮你,我也不要你的礼金。我只有一个条件,你妻子要是被我医好了,你就把这血玉镯按你淘得的价格卖给我就成,怎么样?”
    来人愣住了,似有不舍之意。犹豫片刻,如释重负般地点了点头说:“好,既然如此,算是它与我没缘份,竟把我家闹得鸡犬不宁,要是我妻子好了,我一定把它送您,决不食言。”
    “既是如此,您先坐着。”说着话,爷爷来到他经常锁着门的小后屋,打开屋门,在一个木架的格子上,分别摆放着几个古色古香的东西,爷爷在那上边拿下一个砚台,接着又找出一个锦缎包裹着的长方形的东西,回到前屋。我看到爷爷把它放到桌上,又把锦缎包裹着的东西打开,原来是一方墨。墨的正面有一古典仕女图的纹饰,侧面书有楷书“徽墨”。爷爷在那砚台里放有一酒盅的清水,又把那墨在里边小心地轻轻研磨,看着砚台里的水渐渐地变成墨汁了,并散发出一股幽幽的香味。用一支毛笔在黄表纸上画了一张符咒,然后把剩下的墨汁用小瓶装好封严,交给了来人。
    来人接过,怔怔地望着爷爷,不知所以。爷爷告诉他:“你回到家之后,把这张符贴到你们的床头靠在你妻子的那一面,再把这墨汁分三次让你妻子喝下,一天一次。三日之后,你妻子的病一定会好。”
    那人激动得向爷爷连连作揖:“可太感谢您了!太谢谢您了!”因惦记着家中的妻子,就要急着赶路回家。爷爷也没留他,对他拱了拱手:“您走好。”
    那人走到外边,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又回来了,有些迟疑地说:“要不我先把这镯子给您留下?”
    爷爷摇了摇头着说:“不必,三日后,你妻子若是好了。麻烦你再跑一趟,给我送来便是,我信得过你。”
    (二)
    来人走后,我跟在爷爷的身边,缠着他,要他给我讲讲那玉镯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爷爷笑着,就知道你要问个究竟。于是,爷爷给我讲了个凄惨的爱情故事……
    这对玉镯有个名字,名叫血玉镯。当年春秋时期的工匠卞和氏得到一块玉石,后来几经周折,这块玉石被制成秦国的传国玉玺,剩下的边角废料被玉器行的能工巧匠获得,打磨成了各种各样的珍贵物件。这对玉镯就是用和氏璧的下脚料精工打磨而成,贵重无比。据传,这对玉镯后来落在隋朝的一位年轻的将军手里。
    隋朝,自隋文帝统一了南北分裂的局面以来,便是江山不稳,战乱不断。到隋炀帝时期,北边的游牧部落,时时侵犯边关,烧杀抢掠,无所不作,那里的居民苦不堪言,边境上烽火不断。
    当时有个名叫林惊羽的将军,出生在风景秀丽的江南扬州的一个庄子里,他的家是当地有名的望族。虽然是富贵之家,但他的父辈乐善好施,广结天下英雄豪杰,所以这林惊羽在年少时期就已经是文武超群的人物。父亲也早早就给他下订一门亲事,是和他们比邻相对的周家庄的小姐周琼花。那琼花小姐,更是貌若天仙,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所不通,才艺极其出众。由于两家的家长都不太古板,两人偶有见面的机会,但也不像现代的年轻人那样,常常腻在一起。于是,想念之时,他们就以诗词联句,来抒发彼此的思念之情,向往之意。
    这一年,皇帝下召,设立擂台,选拔武将,刚刚成亲的林惊羽怀着远大的志向和为国效力的愿望,告别美丽的妻子,踏上了北去的路程。大概他本身就是将才吧,轻而易举的就被选上了,在以后几次平定叛乱,驱逐异族的战斗中,他表现了非凡的能力,深得皇帝的赏识,很快平步青云成为战功赫赫的将军。
    但是,人在江湖,哪有一帆风顺的事情。新即位的隋炀帝得知将军娶了才貌双全的女子为妻,非常嫉妒。心想,天下美貌女子,均为我所有,怎么他就得到个如此妙人?一时愤恨难平,妒火红烧。
    不久,将军被隋炀帝派往北边驻守边关。他的妻子守在家中,独守空房,苦苦等待着丈夫的归来。几年过去了,林惊羽将军仍然在那苦寒之地驻守。在那时,没有皇上的命令,任何人不能私自回京的。那年轻的妻子,每日弹奏离愁别绪的曲子,填写香闺幽怨的诗词,她还根据自己的填词内容编了一支舞曲《惊鸿舞》。每天演练时自己一边哼唱着词谱,一边舒展云袖,翩翩起舞。为的是等林惊羽将军回归之日,用这一支舞曲为将军接风洗尘。可是等啊等,可等到的却是将军战死沙场的消息。从边关回来的人只给他带回来林惊羽将军的遗骸和一只玉扳指。望着这玉扳指,她心说,这是将军手上佩戴的东西啊。是留给她唯一的遗物,在她看来,如同见到将军一般。她把这扳指紧紧地握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仿佛要从那里看到将军的影子。

    却说那个好色的皇帝早就垂涎琼花的美色,如今,将军死了,他以为自己有机会了。于是下了一道诏书,封琼花夫人进宫做她的妃子,不日自己要亲下扬州迎接琼花。伤心欲绝的夫人见到此诏书,心里暗暗地恨着,哪有这样的皇帝?将军刚刚战死,他不来嘉奖安抚,却做出这等荒唐的事来!当下便有了一个主意。
    记得有一首诗说:“君王一有欲,便是万民灾。莫诧龙舟丽,都从膏血来。”这样的诗句用在隋炀帝身上可真是再恰当不过。
    这一日,隋炀帝乘着龙舟,率领着后宫的妃嫔佳人,百官大臣,僧侣道士等等,扬帆启程,浩浩荡荡的来到扬州。弃舟登岸后,一行人马来到林家庄,立马就要见到琼花夫人。琼花命人告诉炀帝说:“为接圣驾,我新演练一支舞曲,稍等片刻,待我梳洗打扮好为圣上一舞。”
    那一行人坐在客厅等候着。这边的琼花夫人,梳洗完毕,穿上一袭白色的衣裙,鬓边斜插一支白色的绢花,足豋素色软底绣鞋,如扶风弱柳般的走到隋炀帝面前,没有叩拜,只是道了万福。那隋炀帝见到她这般模样,更是于淡妆素裹之中看到那惊艳的美丽,不由大睁着眼睛,竟然看呆了。琼花开口说道:“为了迎接皇上,我献上一支舞曲,名为《惊鸿》,是我自己亲自填词编演的,您可有兴趣一观?”
    面对这样的美人,那炀帝早就垂涎三尺了,哪还能拒绝,连连点头。
    琼花轻舒云袖,翩然起舞。轻启樱桃小口,燕语莺歌般地唱到: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http:///转载请保留!)
    那白色的衣裙,在她翩翩舞动下,飘然若雪。她在旋转,不停地旋转着,衣袖也随着飞扬着,飞扬着。蓦然,歌声一断,她栽倒在地。众人大吃一惊,围过去一看,在琼花夫人的倒下的地方,已经淌了一地的鲜血。原来,为了不受这个荒淫无道的皇帝的侮辱,她早就有了以死的决心。这一支舞曲,就是为丈夫林惊羽将军而尽的最后一份心意,奉献她最后的一份爱。在舞蹈的时候,她便趁机割断腕上的动脉,流尽鲜血而亡。

    她死的时候,手里仍然紧紧的攥着将军的那枚玉扳指。那流出来的鲜血,趟了一地,她手腕上戴着一对羊脂玉镯,被鲜血浸染,竟有了丝丝缕缕的血痕,像在里边游走一般。从此,就有了这名贵的血玉镯。琼花夫人的灵魂也就凝聚在这镯子里,而将军的灵魂却凝聚在那枚扳指里……
    讲到这里,爷爷吁了一口气,似乎在惋惜这什么。
    今天来的这个人,拿着的镯子,正是当年的血玉镯。他的妻子就是被这镯中隐含的幽怨之气所困。所以,才会茶饭不思,整日出现幽怨之色。而凝聚在镯子里的琼花夫人,因和将军分隔两地,常年幽怨不已,所以每到深夜便哀伤哭泣。
    听完爷爷的故事,我还是疑惑着:“可是那墨汁怎么就能根治来人妻子的病症呢?”
    爷爷用手指点着我的头说:“你个鬼精灵,什么都要究根问底地问个明白。”接着,他又开始讲述了——
    我这墨,可不是普通的墨。你没看到上边的花纹?这墨是有名的徽墨,此墨的制作者是宋代被称为“墨仙”的制墨高手潘谷。他制的墨品,具有“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的优点,被称为“墨中神品”。可惜,他嗜酒如命。后来因嗜酒而不幸落水身亡,大文豪苏东坡还曾为他写下了“一朝入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的悼亡诗。历代的徽墨中,因其制作过程中添加了一些药物和香料,所以,徽墨家族便有了药墨,而成为珍贵的药品。其药用功能广泛,药用价值宝贵。
    我手里藏着的这块墨,在当年曾经被那些独守空房的女人们用作闺怨诗之墨。那些幽怨的女子,在填写诗词的时候,一边研磨写诗,一边流泪。当那含悲带怨的泪水滑过那些如花的粉面,带着香气袭人的胭脂气味,便滴落入砚台中,便成了带有香味四溢的闺怨诗词。所以呀,这样的诗词流传至今,经久不衰,仍然深受着人们喜爱。
    我似懂非懂的,却还在问着:“那你把这墨汁给那个人的妻子喝,怎就治得好她的病呢?”
    “这墨,制作的时候加上了几味名贵的药材,有安神凉血的功效。再者,当年琼花夫人独守空房之时,常常用这种墨研来写诗、填词、作画,自然是一物降一物,能克制住她的。”
    时隔不久,那个人果然带着那对玉镯来了,告诉爷爷:“真如您所说,我妻子喝下那墨汁三天后,病真的痊愈了。真是谢谢您了!”他拿出那玉镯,对爷爷说:“有件事我得告诉您,我妻子的病虽然好了,可这玉镯每晚还是哭泣,诡异的很,您看……”
    爷爷拿在手里,细细地观赏着,把玩着,对来人说:“放在我这里,它算是寻到地方了,再不会闹了,你放心吧。”
    来人走后,爷爷取出一个墨绿色的翡翠扳指,和血玉镯放在一起。从此,在我家,倒真的没有听见过那恐怖的哭声,也没有诡异之事发生,反而有一种恬淡的祥和之气笼罩着那玉镯和扳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