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道巫途

作者:扣子别针

  范赢留下的谜一样的遗嘱,正在抽丝剥茧般的被破解开来,而眼前这封他留下的信无疑是解开谜题的关键。

  信封中的纸被苗万金取出,这是一张折起来的发黄的纸张,常年倒卖古董的苗万金出于职业的敏感,他察觉手里的纸年头肯定不短,随即小心翼翼的将纸张展开,这方面他很有经验,他深知年头老的纸很脆,一不小心用力过大就会被损坏。

  黄纸被轻轻展开,上面竖排写着几行楷体字,这些字都是繁体字,所以大概意思苗万金都看得懂,

  最右边一竖列写着珂古蔺家训五字,接着是:

  古蔺坎巴那受祖上传业,为长生守陵人之第四十七代,岂料黄巢之乱祸及此处,终日恐陵显露,遂吾弃家掩陵,前往中原,今已过数十载,吾命危在旦夕,特嘱吾后裔,待得战事停息,切不可忘返乡守陵,切记‘狭天一线,白箭穿山,长生一卧,万世真人’。

  这家训不难理解,读下来应该是一位叫坎巴那的人留给后代的信,说他是第四十七代长生守陵人,由于受到当时战事的影响,他担心陵墓会被人发现,所以他掩盖了陵墓,带着一家人去了中原,将死之前留给后人一封信,让其等战事平息,回到家乡继续做守陵人。

  “长生守陵人,那不就是守关羽陵的人吗!”读完黄纸上的内容,王浩眼前一亮

050 鉴定家训

郑教授点了点头道:“没有错,长生守陵人就是关羽墓的守陵人,还有这里黄巢之乱应该说的就是黄巢起义,那已经是唐代末年了,差不多是公元859年前后了,如此说来,这些长生守陵人为关羽守陵至少也得六百多年了。

  而且这家训里还说出了守陵人的地点是在珂古蔺,珂古蔺就是今天四川的古蔺县,它正好在大娄山西侧北段,距离四川考古队发掘出的那个隋朝古墓不远,原来关羽陵在那附近!”

  脸色涨红,郑教授显得很激动,因为这张家训不仅将长生守陵人守陵时间又延长了三百多年,同时也有关于关羽陵大概位置就在古蔺县的记载,这在考古界可是一个重大的发现。

  “这后面的四字诗句怎么显得有点突兀呢?”范清雅托着下巴沉思道。

  郑教授默念了几遍诗句后道:“没错,这里突然出现这首诗也太不符合常理了,通读全信,里面只是说这坎巴那是关羽的守陵人,但他并没有交待关羽陵具体的位置,也许这关羽陵的秘密就藏在这诗句当中。”

  众人都默默点头表示同意,可是这四句诗虽然简单,但前两句“狭天一线,百箭穿心”这句就让人费劲,百思不知其意。

  “苗叔叔,这黄纸上说的可信吗?”站在一旁看了多时的周青忽然问道,虽然这黄纸上的内容对于解开范赢留下的数字之谜极为重要,但也正因为如此,其内容的真假更为重要。

  周青说的没错,看到信后,大家都一直把注意力单放在了信的内容上,都忽略了鉴定信的真伪。

  闻言,苗万金皱了皱眉,他将鼻子凑近黄纸问了问,又递给郑教授道:“郑教授,你怎么看,我觉得这纸应该年头不短,而且这上面的楷体字苍劲有力,字形结构匀称美观,字形偏扁,是唐朝字体的特点,但是不是唐末的我就说不好了。”

  小心翼翼的接过黄纸,郑教授仔细观瞧了片刻,也点头赞同道:“这应该是一封古信,这纸张看上去应该是当时人常用的麻纸,麻纸起源于唐朝,产于四川,因此也称蜀纸。”

  “蜀纸造价昂贵,当时还是指定的官方用纸,一般平民很难用到,这帮长生守陵人守陵六百年,蜀国早已灭亡,他们已经不吃官饷好多年,想必都是一切贫苦百姓,只不过为了一直遵守祖训才一直守陵下去,所以这纸肯定不是蜀纸。”周四儿忽然语出惊人的道。

  “哦?不是麻纸?那这是这是什么纸?”郑教授以为周四儿就是个风水师,没想到他对文物竟是这么了解。

  “这种纸应该叫黄古纸,是用当时在四川与贵州交界处的黄古树树干制成,这种纸张颜色比麻纸偏黄许多,但柔韧性很好,存放很多年都不会腐烂,而且这种纸只在唐末四川和贵州流行了十几年,之后销声匿迹,所以这封家训所作的年代应该就是在唐末。”周四儿回答道。

  郑教授怔怔的看着周四儿,黄古纸,他从来都没听说过,不过手里这纸张的特点倒正像周四儿所说,柔韧性很好,颜色偏黄。

  一旁的苗万金先笑道:“古董鉴定,我四哥可是拜过名师的,莫问亭不知道您听说过没有,他老人家可是位活神仙哪!”

  周四儿狠狠的瞪了苗万金一样,可虽然后者知道自己嘴快,但也为时已晚了。

  郑教授眸光变得惊诧起来,随后激动的问道:“莫问亭?难不成是民国时期那位闻名全国的国学大师?据说蒋介石还曾经拜访过他,不过听说在五反运动中,他就消失了,之后再也没有了关于他的传闻!”

  “郑教授千万别听我苗老弟胡说,莫问亭本人我确实见过,但我们也仅仅是见过几次面,并没有结拜师徒。”周四儿尽量轻描淡写的道,不能告诉别人自己拜师莫问亭,这是莫老爷子千叮咛万嘱咐的。

  “哦……”郑教授知道周四儿有意不说也不勉强,此时他猜想这周青卦术如此了得,没准是这周四儿传授,而这周四儿又得到了莫问亭的真传,不仅卦术,估计古董鉴定、风水等国学都是无一不精。

  苗万金见周四儿一脸不悦,知道自己嘴快了,他也不再说话。

  “那这么说这封家训就是真的了!?”范清雅问道。

  周四儿颇为肯定的点了点头,纸张是证明年代很好的证据。

  “如果这家训不假,那么关云长的陵墓应该就在这古蔺县!而具体地点就藏在这诗句中。”郑教授肯定的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