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道巫途

作者:扣子别针

 见周四儿带了物件来,苗万金黑溜溜的眼珠一亮,拉着二人直接进了他的店。

  “现在这潘家园,就是一个工艺品市场,老物件基本绝迹了,你看那满地做旧的东西都是江浙和河南那边批量生产的,要多少给你批多少,这些东西也就骗骗那些整天抱着捡漏发大财美梦的嫩儿手。”

  来到小店的后屋,苗万金让二人坐下,他一边沏茶一边道。

  屋内四周墙壁一圈架子上,摆放着陶瓷件、铜制品和玉器,紧贴着窗户下面还有一个鱼缸,里面是淡粉色液体,不知道装的是什么。

  打量一番,有些眼力的周四儿看出这屋内几十件东西里也就有几件玉器算得上是真东西。

  于是他问道:“那现在市面上真物件越来越少,你靠什么营生呢?”

  “嘿嘿,四哥,这就叫进赌场的赔光,外边卖茶的发了,打鱼的船翻了,卖渔网的发了,我这个店虽然是古董店,但现在主要帮人长眼,这园子里我也算是混出了名声,都叫我一声苗爷,来,尝尝我前几天去福建刚买的大红袍!”

  说完,苗万金给二人斟满了两杯茶。

  喝过几口茶,苗万金问道:“四哥,这次你说带来老物件让我掌掌眼,现在可否拿出来让老弟见识见识?”

  周四儿点了点头,伸手进怀里摸索。

  “苗爷!苗爷在吗?”

  突然门外有人呼叫,听上去很焦急,但仍旧不敢大声,可见对苗万金的尊重。

  “进来吧!”苗万金应了一声,随即给周四儿做了一个捂手的动作,示意他先不要拿出物件来。

  须臾,进来一位戴眼镜的男子,三十来岁的模样,后面跟着两位老人,其中一位手里捧着一个铜香炉,小心翼翼的,生怕脱了手摔坏。

  见三人进来,苗万金脸色也沉了下来,端坐在椅子上打量着来者,脸上没有了方才对周四儿那股热情,俨然一位受人尊敬的大哥一般。

  “苗爷,这位是二叔,他在琉璃厂那边有个小店收物件,今儿这位老先生要出一个宣德年间的铜炉给我二叔,可我二叔拿不太准,麻烦您给掌掌眼。”眼镜男指着抱着铜香炉的老人说道,显然这老者就是铜香炉的主人,随即眼镜男近一步贴身到苗万金身前低声道:“苗爷,您的手续费多少我们都知道,麻烦您一定给掌掌眼,事成我们一定还有重谢!”

  苗万金一脸严肃,点了点头道:“物件拿上来。”

  眼镜男笑着点了点头,示意那老者把铜香炉放到苗万金身旁的桌前。

  这位卖家老者是外地人,衣裤简朴,看上去像个农民,一副憨厚模样,好像对古董一窍不通,但苗万金一眼看出这是对方在演戏。

  因为卖家扮演这样的身份会降低买家的警惕性,往往买家买了假货还以为在一个嫩手那里讨到了便宜,实际上是被对方给骗了。

  “我这个可是个真东西哩,你咯要是不要了,还有好多人等着要哩!”老者操着一口外地口音道。

  苗万金没有理会,拿起铜炉仔细的端详起来,一旁的周四儿和周青也瞪大着眼睛观瞧。

  鉴定香炉,除了看器形、包浆以外,便是看香炉下面的落款了,翻过香炉看了一眼底部的落款,又看了看炉腿,苗万金心里有了数,转脸问眼镜男:“他要多少?”

  “二十五万!”见苗万金索价,便知其已经看出了这香炉的价格,于是眼镜男赶忙回答道。

  “二十万!”转脸看着那老者,苗万金直接减了五万。

  “不中哩!二十五万一个子儿也不能少哩!”见苗万金一下子减了这么多钱,老者不干了,摆出一副不买他就立刻走人的模样,让得眼镜男和他二叔心里直紧张。

  苗万金站起身来,一脸阴沉的看着老者。其一脸黝黑皮肤,双目黑溜溜,右耳朵还少了一半,这副几分恶相的模样看得老者连往后退了两步。

  苗万金又道:“十五万!”

  “你说啥子哩?你个到底诚心不诚心买?我这可是个真宝贝哩!”那老者有些急了,大有要收回苗万金手里铜炉的意思。

  “真宝贝?呵呵!”

  苗万金不紧不慢,注视老者片刻,淡淡一笑,拿起铜炉走到方才周四儿和周青纳闷不知道干什么用的那个鱼缸前,将铜炉三只脚沁到那粉红色液体里道:“十万!”

  见苗万金有此举动,双目落到鱼缸里那粉色液体上,老者如遇电击一般,身体不禁哆嗦一下,双眸之中飞快的闪过一丝惊愕,脸色也变得紧张起来,但毕竟他也是老手,镇定片刻,他仍旧坚持道:“你这是揍啥子哩?十万?俺都说了一个子儿也不能少哩!”

  “八万!”又将手里铜炉往液体里按了按,苗万金锐利的看着老者,又减了两万。

  见状,老者不再说话,脸色变得极为难看,犹豫了良久,终于叹了口气道:“谁让俺家里缺钱哩,俺个今天就卖给你了!”,外地的他并不知道苗万金的名号,几番对峙下来,他知道他今天遇到高手了,无奈只好妥协。

  “好!好!就八万!”还没等苗万金说什么,眼镜男的二叔先激动的道,显然他看上了这个香炉,八万如此低的价格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

  苗万金点了点头,将香炉从鱼缸里抬起来,用布仔细的擦拭干净给了眼镜男后道:“好,那我就是个中间人,这买卖就这么定了,你们去交易吧。”

  眼镜男和他二叔千恩万谢的接过铜香炉,上前低声道了句:“苗爷,事后把钱给您送过来!”随即三人出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