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祭

作者:通吃小墨墨

难道是自己眼花?揉了揉眼睛,一定是眼花了。

任天行转身看了村长一眼,村长摆了摆手,之后带着铁军跟任天行道别,提醒他别游的太远。铁军看了村长,又看了任天行,不明白刚刚村长为何诧异。

湖水很凉,特别是临近傍晚,任天行下水之后,往水底下潜,幸好湖水清晰,睁开眼贴着湖底,还能看到有什么东西,这一折腾,半个小时,仍旧没有发现。

“难道不在湖底?”任天行嘀咕了一下,上了岸,铁军在一旁等了挺久,手上拿着一套衣服。

虽然有点不适应,但是还是挺舒服,铁军看着任天行换上了衣服,脸上欣慰的笑,看到任天行腰间的那把枪,不禁微微一变。

这年头带枪的人,无非就是两种人,一种是警,一种是匪,宁祭司说了,这人是来救泗水村的,看来也不是什么坏人,铁军心里稍微松了松。

穿好了衣服,任天行并不急着走,沿着湖边,慢慢的寻找,铁军见任天行没有回去的意思,似乎在找什么东西,也没多问,就算想问,语言也不通,只能乖乖的跟着任天行。

葫芦型的湖,非常的大,就算绕着这湖走一圈,也要两个小时候,何况是在慢慢吞吞的找东西。

走到葫芦头的时候,天将黑下来,任天行还要往前走,铁军不禁抓着他的手,似乎不想让他继续过去。

叽里呱啦的说了一堆话,任天行一点也听不懂,但是铁军的手势,他总算明白了,前面,就是泗水村。

去,还是不去呢?

沉默了一下,脑子灵光一闪,问铁军:“这湖的源头在哪里?”怕铁军不明白,反复的说了句:“源头,源、头!”

国家推广普通话,果然凑效,铁军虽然不会说,但是能听得懂,点了点头,指着前面不远的地方,这地方,也是泗水村的范围。

这个源头,是一个天然的水渠,湘江上游的一个分支,水流并不大,不可能是主要的源头,看来湖底也有源头。

沿着这个水渠往上走,任天行看到了一眼熟的东西,是一个木棍,伸手去拿,不过够不着。铁军疑惑的看了一下,这木棍到处都是,有什么特别的。

铁军拉着任天行的左手,让任天行放下身子再试试。任天行几乎整个身子快要贴着水面的时候才够得着。

捏着木棍的头一扯,任天行吸了一口凉气,这是一根半截的箭。自己亲手把金金射向他的那一箭给折断,这个断箭,一定是那一半。

这箭怎么会在这里?

沿着水渠往上走,任天行发现了在周围的几个鞋印,有大有小,各自不一。

蹲下身子,用手量了一下大小,心里思量着,照这几个鞋印来看,一共有六个人,其中至少有两个人是女的。

是这里了,任天行心里暗暗的说。看了周围,对铁军说:“走,我们先回去。”

这一次不枉此行,有了线索,就好办了。

进了义庄,任天行想起了叽咕,眼睛往向西侧,拍了拍腰间的叽咕,暗自说:叽咕啊叽咕,你要给我什么提示?

铁军见任天行往西侧走,急忙拦住了他,叽里咕噜的说了一堆话。任天行听不懂,白了他一眼,推开了他,冷冷的说:“让开!”

铁军被推开之后,再次拦住任天行,不让他往西侧走,知道他听不懂自己的方言,急忙向里屋喊了几声。

村长急匆匆的出来,背后几个人偷偷的看着任天行,甚感新鲜。

“小兄弟,这里不能去,你还是回屋去吃点东西吧。”从任天行来到这里,村长都没问过任天行的名字,一直以小兄弟称呼。

“这里有什么?”

村长以为任天行好奇才问的,手指指了一下门匾,说:“你看那两个字是什么字?”

“义庄!”

“没错,就是义庄,你知道义庄是什么意思吗?”

任天行点了点头,人死后不能即时下葬,或者客死异乡,没有亲人朋友给他们下葬的话,遗体一般可停放在义庄。

这个义庄,说白了就是民间的太平间。难不成,现在的这个义庄,不是一个庄名,而是真正的义庄?

村长点了点头,说:“西侧这里,正是以前的义庄,我们来这里之后,才修建了这个地方。”

原来这样,但是,叽咕暗示自己来这里,有什么目的呢。

心里虽然有疑问,不过却拂不了村长的热情,跟着村长回正屋吃饭。

饭是简简单单的农家饭,但是却是非常的像,铁军那孩子在一旁一边吃一边叫,增添了许多温馨。

不知道是任天行的到来对他们来说是太特别,还是他们太好客,整整的一桌饭菜,都没人动筷,村长和铁军满满的给任天行夹了一碗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