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大术士

作者:精品香烟


  说话着。
  秦风身形一动,双手瞬间就掐印出一个手印出来。
  一个金色的符印,刹那间就笼罩住薛软软。
  秦风的速度十分之快。
  薛软软还没有反应过来。
  秦风就已经将这一切都做好了。
  刹那间。
  一股剧痛从心底冒腾出来,传遍全身。
  秦风所施展出来的金色符印,就如同硫酸一般,在腐蚀着薛软软的身体一样。
  “啊……”
  刺耳的尖叫声,传递出来。
  门口站着的五个小伙子,此刻,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完全傻眼了。
  “保持本心,六道轮回没有那么简单能够进入的,想要获得重生,获得来世,就必须要消除你身上的怨念,不然的话,进入九幽地府,还没有走黄泉路,你就会被阴差给抓住的。”
  秦风的声音缓缓的响起,对于门口的五人根本没有理会。
  此刻,厂房内,随着薛软软的变化,浓厚的阴煞之气渐渐爆发起来。
  似乎是感应到了秦风的动作。
  无尽的阴煞之气,全部朝着薛软软汇聚。
  瞬间,秦风就察觉到了这一幕的变化。
  “赦!”
  秦风再次一动。
  一声呵斥。
  双手也没有闲着,一个金色符印,再次掐印出来,随着体内所爆发的念力。
  这汇聚起来的阴煞之气,顿时就被秦风给打散了。
  做完这一切之后,秦风转身。
  “把牛牵好。记住,等下不管看到什么,都不要出声。”
  秦风一本正经,严肃的对着五个小伙子交代着。
  五个人,狠狠的点了点头,表示听到了。
  接下来。
  秦风双眼一眯,瞳孔收缩。
  单手一番,手中出现了两张符箓。
  体内的念力涌动,空气之中,一阵奇异的气场波动,瞬间就散发出来。
  聚灵化物。
  两把锋利的短剑,出现在了秦风的手中。
  没有丝毫的停留和迟疑。
  秦风运转体内的念力。
  猛然一挥。
  两把短剑,就如同利箭一般。
  直接飞射出去。
  “噗嗤!”
  直接命中两头耕牛的头颅之中。
  短剑内附着的庞大念力,直接将两头牛的脑髓给震碎。
  两头牛没有丝毫的痛苦,就直接被秦风给杀死。
  锋利的短剑,穿透头颅,直接插入心脏,刺出一道大大的口子。
  牛血顿时就疯狂的涌现出来。
  五个人年轻被眼前的这一幕再次给震惊到了。
  此刻根本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两头牛,倒地了。
  “站好不要动,接下来,你们可以闭上眼睛。”
  秦风开**代了一句。
  就不再理会。
  五个年轻人,下意识的听从了秦风的话。
  他们都没有发现,倒地的两头牛,其牛血涌现出来,流入地面之上,顿时就好像被吸引了一番。
  牛血朝着这薛软软的位置流过来。
  这两头牛,是秦风所交代的,让陈老板找来的耕地之牛。
  众所周知,牛,是一种很奇特的动物。
  在民间,有着诸多的传闻,包括牛眼泪抹在眼皮上,能够看见阴间之物,也确实是如此。
  只不过是需要经过特殊手法的炼制。
  这两头牛是耕牛,天天与大地接触,其体内早就蕴涵了大地之气。
  其牛血自带有一种气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牛血已经不是普通的牛血了,而是一种风水道具。
  这种牛血,能够有效的化解怨恨之气和阴煞之气。
  这也是为什么,在民间的大型祭祀,包括一些房子建好会采用杀牛来进行血祭。
  其实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
  秦风叫陈老板准备这两头牛,其实就是为薛软软所准备的。
  厂房之中,薛软软凄厉的叫声还在继续,传入人的耳中,有一种滋心的难受。
  也好在这牛血流过来,其实阻挡了一部分的阴煞之气传递,所以门口的五个青年小伙,影响并不大。
  而秦风,已然是修气境界,作为风水修士,又怎么会畏惧这些。
  时间缓缓的过去。
  并没有过去多久。
  不过片刻的时间。
  薛软软终于平静下来。
  身上的红衣,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白色的了。
  周身的阴煞之气也消散了大半。
  此刻,秦风用神识感触,在其身上根本感触不到丝毫的怨念。
  “多谢大师!”
  平静的薛软软,稍微的有了一点生气。
  对着秦风开口道谢起来。
  “不用客气,这是我们之间约定的。”
  秦风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接下来,就开始水路道场,送你进入六道轮回。”
  秦风知道,水陆法会,全称“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略称为“水陆会”,又称为“水陆道场”、“悲济会”,是汉传佛教的一种修持法,也是汉传佛教中最盛大且隆重的法会。
  水陆法会以上供十方诸佛、圣贤,无遮普施斋食为基础,救拔诸六道众生,并广设坛场,使与会众生得以其因缘与根器,至各坛听经闻法。故在法会中所供养、救度的众生,范围相当广泛,因此集合了消灾、普度、上供、下施诸多不可思议殊胜功德。
  说到这水路道场,不得不说一个小故事。
  在魏晋南北朝的南朝,梁朝的梁武帝非常崇信佛教。
  一天夜里,他梦见一位神僧来访。
  这位神僧对他建议说:六“道里的众生,受苦无量,何不作水陆普济群灵?”
  梦醒以后,梁武帝将自己的梦境告诉朝内的群臣,大臣们面面相觑,没有人能懂得梦境的含义。
  这时候,宝志禅师上奏道,梦境必有缘由,劝武帝广寻群经,以求答案。
  于是,梁武帝当即令人将各种佛教经典请到法华殿上来,自己亲自早晚和宝志禅师一起阅览。
  直到几日后,当阅及“阿难遇面然鬼王”的典故,他俩这才恍然大悟。
  典故里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某日,佛陀的侍者阿难在林间宴坐时,忽而遇见一位浑身皮包骨头、腹大如鼓的鬼王,来到他的面前。
  阿难问:“你是谁?为什么来这里?”
  鬼王回答说:“我叫面然,特来告诉你:三天之后,你也将堕落饿鬼道,和我一样痛苦。”
  阿难焦急地问:“那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这样的果报呢?”
  鬼王告诉阿难:“如果你能在明天布施百千个饿鬼及百千个婆罗门仙,各施一斛饮食,并供养佛、法、僧三宝,仗此功德,既可增长寿命,亦可避免此果报。”8)